抗过敏网首页-> | 咨询热线:400-678-1891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首页 | 过敏新闻 | 过敏常识 | 过敏性疾病 | 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 | 抗过敏益生菌专题 | 过敏药物 | 过敏问答 | 过敏经验 | 订购指南 |
荨麻疹 过敏性皮炎 湿疹 异位性皮炎 |
食物过敏 过敏性胃肠炎 |
花粉过敏 尘螨过敏 药物过敏 食物过敏 酒精过敏 宠物过敏 |
过敏体质 IgE增高 |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日光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胃肠炎 荨麻疹 食物过敏 孕妇过敏 季节性过敏 儿童过敏 花粉过敏 尘螨过敏 湿疹 | |
过敏性皮炎 脸部红血丝 冷空气过敏 药物过敏 真菌过敏 酒精过敏 职业过敏 紫外线过敏 过敏性结膜炎 化妆品过敏 避孕套过敏 宠物过敏 昆虫过敏 过敏性咳嗽 |
|
摘要:口服抗组胺药物对具有明显过敏性体质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和各种皮肤过敏等有显著疗效。并在临床上可协助哮喘患者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患者的基础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的减量和撤除,对哮喘病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的治疗具有改善过敏体质的作用。
抗过敏药的副作用?长期服用抗过敏药的危害?酮替芬的副作用?康敏元抗过敏免疫调节的作用?
口服抗组胺药物对具有明显过敏性体质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和各种皮肤过敏等有显著疗效。并在临床上可协助哮喘患者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患者的基础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的减量和撤除,对哮喘病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的治疗具有改善过敏体质的作用。 抗组胺药的副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胆碱作用、心脏毒性及体重增加等四大类,但并不是所有抗组胺药都有这四类副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以中枢抑制作用、抗胆碱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为主,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以心脏毒性和体重增加的副作用为主,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目前认为上述四类副作用均非常低。 第一代抗组胺药从化学结构上有一个乙胺基母核和各种取代基。如苯海拉明为乙醇胺类、曲吡那敏乙二胺类、扑尔敏为丙胺类、异丙嗪为吩噻嗪类等。这些抗组胺药可通过血脑屏障,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均有H1受体,前者与警觉有关,后者与过敏反应有关,故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结合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此外,第一代抗组胺药对H1受体的选择特异性也较差,除作用于H1受体外,还能阻断胆碱能受体和5-羟色胺活性。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也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其有较强的镇静、催眠、困倦感、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和口干等副作用。 80年代以后开发的抗组胺药物为第二代,包括特非那丁、酮替芬、阿司咪唑、氮卓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和奥沙米特等,第二代抗组胺药为非镇静抗组胺药,其结构与第一代完全不同,一般分子较大并通常伴长链,具有H1受体选择性高,脂溶性低,不透过血脑屏障,一般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故镇静、困倦和口干等副作用较少。但在第二代抗组胺药中仍有一些药物如酮替芬、西替利嗪、氮卓斯汀、阿伐斯汀具有较轻的中枢镇静作用,如轻度嗜睡、头痛等。而阿司咪唑、氮卓斯汀、酮替芬则可刺激食欲增加而导致体重增加。 自1986年以来有关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可能诱发的心脏疾患和死亡危险性报告日益增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这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的极大关注,WHO药物不良反应协作中心在1986~1996年期间收到17个国家的976例有关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绝大多数(99%)为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其中以特非那丁诱发的心脏毒性最多,其次是阿司咪唑、氯雷他定、酮替酚和西替利嗪,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副作用尚未见报告,在上述药物中心脏毒性较强的是特非那丁和阿司咪唑,虽然诱发心脏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约在0.25/百万,但后果严重,主要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其中最严重的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心脏骤停和死亡,因此又称致死性心律失常。由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心脏毒副作用,美国FDA于1992年通知各生产厂家,在特非那丁等药物的说明书中必须注明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迄今,特非那丁所引起的心源性猝死98例,阿斯咪唑25例,氯雷他定13例,西替利嗪2例。目前特非那丁已在许多国家停止使用和生产,或将特非那丁由非处方药重新改为处方药,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方可使用,阿司咪唑也已禁止在美国市场上使用。动物实验表明,阿司咪唑、依巴斯汀、特非那丁的心脏毒性最大,此剂量约为抗组胺剂量的1~4倍,但其代谢产物都无心脏毒性,而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因心脏毒性相对较小而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销售额最大的两种抗组胺药。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药物学研究发现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的分子结构存在亲脂性氮取代基,可能与心脏毒性有关,而抗组胺的活性结构并不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原因。初步研究可能与以下3种机制有关:①大剂量可作用于心脏H1受体,刺激心脏肥大细胞直接释放组胺,而组胺可以抑制房室传导,促使心室细胞后除极从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② 通过阻断外周的(如肺组织)H1受体而阻滞负反馈调控环路,使组胺过量释放而产生组胺样作用;③ 阻滞心室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导致心室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延迟,心电图示QTc延长,且增加心室细胞在易损期对期前除极的敏感性,尤其是浦肯野纤维区,从而诱发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 增加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物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包括:①超过临床推荐使用剂量;②合并使用其他潜在的可诱发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胺碘酮、索他洛尔;③合并使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H2阻断剂和利尿剂等;④合并使用对细胞色素P450酶同功酶CYP3A4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等,可使特非那丁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⑤合并低钾血症的患者;⑦心电图显示有QTc延长现象的患者;⑧有肝病或肝功不良病史的患者。1990年报告的第1例特非那丁致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病例,就是一患阴道真菌感染的青年女性,在服用酮康唑的同时,又并用了正常剂量的特非那丁。 此外,第二代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氮卓斯汀、酮替芬和赛庚啶等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其中以息斯敏最为严重。其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抑制幽门部的H1受体,使幽门收缩减缓有关,当长期用抗组胺药时,使幽门收缩运动长期受到抑制,幽门弛缓使胃的排空加速,使患者多有饥饿感,因而食欲增加,造成体重增加。 酮替酚(酮替芬)曾作为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药物而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酮替酚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由于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效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上酮替酚对学龄儿童困倦会影响学习,对婴幼儿则可影响智力的发育,又可影响缓释茶碱的代谢而影响茶碱的抗炎作用,故GINA不推荐在防治儿童哮喘中应用酮替酚。此外,由于酮替芬对成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嗜睡作用较强,故很少用于成人哮喘。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如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desloratadine和乙氟利嗪等的共同特点是既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也没有发现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特非那定、阿斯咪唑等)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其心脏毒副作用极低(或相对没有心脏毒副作用),如非索非那丁是特非那丁的代谢产物,心脏毒性是仅为特非那丁的1/500,左旋西替利嗪、desloratadine、乙氟利嗪也属于低毒高效的抗过敏药物。近年来发现阿司咪唑等药物的代谢产物tecastemizole的心脏毒性也较低,但没有通过FDA的批准。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哮喘病的抗过敏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非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和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两大类,已形成了一组重要的具有抗气道变应性炎症效应的防治哮喘病的药物。由于这些药物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可分别作用于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各个环节,可以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和改善过敏性体质,如果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吸入剂量,从而减少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采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防治哮喘病的安全性问题,由于通常需要比治疗过敏性鼻炎更大的剂量,而较大剂量又容易诱发心脏毒副作用,因此心脏毒副作用极低的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问世,将为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防治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哮喘病提供良好的前景。 过敏治疗中免疫功能与病因治疗的作用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也叫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等在确诊后,目前多采用顺尔宁等长期服用来控制呼吸道过敏性咳嗽的症状,也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如普米克、辅舒酮)等,但由于这些治疗手段仅治标不治本,也不宜长期吸入,治疗上确过多的依赖抗过敏药物的控制而无法停药,只要停药就会复发或加重咳嗽引发哮喘。不配合免疫治疗或治本措施,这也是导致许多哮喘儿童长期依赖吸入激素而不能停药或撤药的重要原因。就此,国际上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免疫治疗或治本措施中提倡:过敏疾病发生时,例如过敏性湿疹、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及反复发作的儿童过敏性咳嗽和哮喘,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小儿哮喘多补充可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的调节活性抗过敏益生菌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加强型,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这种安全的康敏元益生菌抗过敏免疫参与调节疗法的介入可大大减少或缩短抗过敏西药的疗程,调节免疫减少过敏发生。 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出生后的最初六年都处于易感期,极容易造成宝宝对尘螨、花粉、牛奶等高蛋白质过敏,这段时间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容易出现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小状态不但阻碍了宝宝体格的生长和发育,对宝宝智力认知的发育、情感社交能力的发育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治疗性的化学药物,妈妈们势必会担心对宝宝带来的伤害,给宝宝补充一到三个月的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强型,纠正因过敏原刺激导致的免疫失衡,恢复正确的免疫应答。采用这种以菌制菌的独特天然生态疗法,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持益生菌优势地位,改善宝宝免疫功能、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可有效预防各种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守护着每个宝宝的健康均衡成长。文章关键词:儿童咳嗽 过敏性咳嗽 抗过敏益生菌 抗过敏新闻 治疗过敏 康敏元
相关文章
|
过敏专题
过敏交流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
抗过敏益生菌网 版权所有:宁波绿康贸易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0207776号-2 |